大家好,我是中医郭连川。经过几千的文化发展,中医现存的每一味中药药材,其实都具有自身的独特之处,就比如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的这味中药,就曾被“药圣”李时珍称为是“宝鼎香”,这种药材似姜而非姜,一入水便可以使水的颜色发生改变,这味中药就是姜黄。
姜黄味辛、苦,性温。现在正是冬季,人体容易受寒,寒凝气滞,导致血液运行缓慢而形成血瘀,姜黄能够有效驱散寒邪,使气机通畅,进而带动血液运行,消除血瘀。同时,姜黄在活血过程中,使瘀滞的血液得以流动,也为气的运行提供了通道。使气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从而改善全身的气血循环。
除此之外,姜黄对肝脏和脾脏的功能协调也有着一定的作用。姜黄可以缓解肝郁,通过疏肝理气,保证肝脏的疏泄功能正常,使得血液在肝脏的调节下正常运行,避免在肝脏本身以及全身形成血瘀。并帮助脾脏清除阻碍气血运行的病理因素,保证脏腑之间气血的通畅。但是单单只靠姜黄一味药总是有些“势单力薄”,所以在临床上我们经常把它和其他药材一起搭配使用。
如果下腹部有包块,伴有疼痛,疼痛的性质多为刺痛,且在夜间或劳累后加重,月经可能出现血块多、经色紫暗等血瘀症状。可以用姜黄与三棱搭配,三棱和姜黄一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姜黄侧重行气活血,三棱更偏向破血逐瘀。二者搭配可以增强消散瘀血的力量。
如果身体局部有肿块,比如各种结节,质地较硬,按压时疼痛明显,同时可能伴有胸胁胀痛、烦躁易怒等症状。舌象上表现为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象弦涩。可以用通过姜黄搭配莪术,莪术也是破血行气的药材,它与姜黄搭配,在治疗囊肿过程中,可以共同起到破血消癥的作用。
如果肝、甲状腺等部位有囊肿,并且伴有肝郁化火的情况。比如头痛、头晕,囊肿部位有胀痛感,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睡眠质量差等等症状。可以用姜黄和夏枯草搭配,一边活血化瘀、行气,一边清热泻火、软坚散结,对于缓解囊肿的炎症反应,抑制囊肿的生长有一定的帮助。
除了我讲的这三种,还有很多药材可以与姜黄搭配,但大多都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来决定药材的加减以及剂量,所以大家最好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更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恢复。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有问题可以后台留言。
#冬至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