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鱼草,中药名繁多,包括醉鱼草(全草)、醉鱼草花(花)、七里香(根)、白鱼尾果(果实)等。它有着众多别名,如野油皂、洗手皂、鱼花草、毒鱼草等,广泛分布于各地。这种落叶灌木,高度在至2.5米之间,树皮呈现茶褐色。其小枝棱角分明,略带翅状,表面短白茸毛,老时则逐渐脱落。叶片以对生方式排列,形态多样,从卵圆形到矩状披针形不等,长度和宽度适中。叶面在幼嫩时覆盖着茸毛,而老叶则光滑无毛。总状花序顶生于枝条之上,长度可达8至40厘米。花朵紫色,点缀着白色闪光的细鳞片,形态优雅。这种植物的花期跨越4月至7月,果期则延伸至0月至月。
科属醉鱼草科醉鱼草属
分布这种植物广泛生长在山坡向阳的水沟边、丘陵地的灌丛中,以及山脚路边、墙上和石缝内,甚至在郊野的溪沟边也能见到它的身影。
采集若要采集其叶片,最佳时机是在5月至9月;若要采集花朵,则应在6月进行;而其根部则可全年采挖。
归经醉鱼草的各个部分,如茎叶、根和花,都归入肺、脾、胃经。
性味功效虽然醉鱼草具有多种功效,但孕妇应避免服用。其茎叶味辛、苦,性温,且有一定毒性,常用于治疗疄腮、痈肿瘰疬、蛔虫病等。根部的味道也是辛苦的,但性温且稍有毒性,常用于治疗经闭、症瘕等。花朵同样具有祛痰、截疟、解毒的功效。而其果实则常用于治疗小儿蛔虫病和疳积。
用法用量茎叶的用量在煎汤时为3至5钱(鲜品为0.5至两),或可捣汁外用。根部煎汤时的用量为3至6钱(鲜品为至2两)。花朵煎汤时的用量为3至5钱,或可与食品同煮后食用。果实则可直接煎汤服用。
应用醉鱼草的全草部分常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肺脓疡、跌打新伤等。其根部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等病症。花朵和果实也各自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醉鱼草这种中药材在多个方面都显示出其独特的药用价值,但使用时也需注意适量和适宜的用法。2.疄腮(流火):取鲜根二至四两,煎煮后用黄酒冲服。或者将种子微炒后研成粉末,每日服用五钱,同样用黄酒冲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3.疳积:使用根和爵床各二钱,加入黄麻叶一钱,与瘦猪肉一同炖煮后食用。(《常用中草药配方》)4.血瘀症瘕:将根、蜀羊泉、莪术和三棱一同煎煮后服用。(《四川中药志》)5.流行性腮腺炎:将根、犁头草、金银花藤、木芙蓉杆和狮子草一同煎煮,每日分两次服用。(《常用中草药配方》)6.淋巴结核:结合根、夏枯草、猫爪草各五钱,以及鲜土圞儿三两,一同煎煮后服用。(《常用中草药配方》)7.风湿性关节炎及腰痛:将根、土藿香、白芷、佩兰和木防己一同煎煮后服用。(《常用中草药配方》)
三、花朵胃痛:将刚开放的花朵晒干后研成粉末,每次服用半茶匙。(《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疳积:取花朵三至五钱,煎煮后服用。(《湖南药物志》)痰饮成齁,遇寒便发:将花朵研成粉末,与米粉混合后制作成饼,烤熟后食用。(《纲目》)烫伤:将花朵研成粉末,与麻油混合后涂抹在患处。(《湖南药物志》)痈疽疔毒:将花、蛇葡萄根和马鞭草等量碾成细末,与蜂蜜混合后外敷患处。(《常用中药配方》)四、果实驱蛔虫、治疗小儿疳积:取果实五钱,或加入适量猪肝,一同煎煮后服用。(《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关节风痛:将果实与山栀子等量混合,加入烧酒后捣烂,外敷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小儿蛔疳:取白鱼尾果实一两,煎煮后去渣,加入米煮成稀饭,连续服用3-4次。(《闽东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