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莪术 > 莪术营养 > 正文 > 正文

遗体解剖显示,钟南山推荐的氧疗法可能增加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8/24 15:11:22

米克思生活

ID:mix

SARS经验让钟南山院士充满信心

年1月20日,白岩松问钟南山院士,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累计例,死亡3例,是因为这个病对生命的危害性远远小于SARS,还是因为我们积累了打SARS那场战役有很多经验?

钟南山院士信心满满的回答说:

“我想两个因素都有。首先刚才讲的第二个因素,这个肯定的。因为现在一旦有新型冠状病毒这个感染的话,我们确实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一些有低氧血症,我们很快的用上这个,不单是一般的氧疗,或者说是面罩通气,高浓度的氧疗等等,治疗的措施跟支持疗法,是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

2月16日至24日,同济医学院法医教授刘良,带领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完成了9例新冠肺炎遗体病理解剖。

根据解剖结果,刘良提出警告:病人气道有很多粘液,如果不化解,单纯给氧,会起反作用,把粘液推得更深更广,反而加重了病人的缺氧。

肺部切片上发现有黏液状分泌物临床治疗时需要警惕。

“这些分泌物的出现,实际上可能会有对临床的治疗,是要提高警惕的。目前看肺泡的功能可能是受到损伤,然后气道如果被黏液又堵住了,临床上会出现缺氧啊低氧这样一个表现。

所以要改善这个人的缺氧状态,需要把他气道给它打通。要让它通畅,所以我们必须要对它的粘液要进行稀释,或者化痰溶解这个过程。这个通道里面是液体流出来了,引流出来了,你再给他氧气,它才能通过去。

所以我们在临床上治疗上的时候,如果黏液成分没有被化解,而单纯的用给气给氧的装置,实际上有的时候达不到目的,有的时候会起反作用。”

“这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临床上已经采用了相关的药物治疗。”刘良认为,还可以再多进行一些尝试,如对中药的运用。

对权威人士的结论提出质疑,这不是法医们第一次这么做。

“院士都说是衣原体,你为什么说是病毒?”

遗体解剖的重要性,在年SARS爆发时就已经证明。

年2月10日清晨,南方医科大学病理学系教授丁彦青接下了“全世界首例非典尸体解剖”的任务。丁彦青根据病理变化和特殊染色证实,观察到病毒包涵体,确定是病毒感染。

在这之前,新华社发布了结论:“非典型肺炎病原是衣原体”。这种结论源于中国疾控中心首席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洪涛的研究结果。

当天晚上,丁彦青坚持“不是衣原体,是病毒”的判断,并写下了四条依据。最关键是两条:

第一,衣原体肺炎属肺间质肺炎,肺泡隔会增宽,但这次非典型肺炎死亡病例尸检显示,肺泡隔变化不大;

第二,在本次发生的非典型肺炎病例中找到了病毒包含体,这是诊断为病毒性肺炎的重要依据。

有北京的电话打过来质问丁彦青:“院士都说是衣原体,你为什么说是病毒?!”丁彦青回答:“这是科学,不是我说它是病毒,而是它本身就是病毒。”

旧的权威倒下,新的权威树立

钟南山院士根据抗生素治疗非典无效的现实,也公开反对衣原体的说法,并以敢说真话而一举成名,成为了新的权威。

当年全球非典病例共例,死亡人,病死率近11%。其中病例百人以上的是:

中国大陆:例,死亡人6.6%;

中国香港:例,死亡人17.1%;

中国台湾:例,死亡人27.1%;

加拿大:例,死亡41人16.3%;

新加坡:例,死亡33人13.9%;

而广东的非典死亡率为3.8%,广州为3.6%,全世界最低。原因是什么呢?

钟南山院士认为,广州抗击非典的成功,关键在“三早三合理”。

“三早”和“三合理”,即“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和“合理使用皮质激素、合理使用呼吸机、合理治疗合并症”。

回到文章开头,钟南山院士信心满满的说:现在的治疗措施和支持疗法,比SARS时有很大的进步。符合事实吗?

武汉为什么病人死亡率高?

因为武汉一开始就犯了错误,仍然在用非典时期钟南山院士发明的抗生素、激素、抗病毒药物治疗新型冠状病毒。

李文亮医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李文亮医生不仅如此,还加了高流量吸氧,最终不幸牺牲。而他的几个同事,却被中医药救回来了。

2月24日,在白岩松的节目中,张伯礼院士讲述了李文亮同事获救的故事:

某医院的三名患者是李文亮医生的同事,患者病情都比较重。之前,医院领导已经觉得没有希望了。

刘清泉教授听闻后,亲自去看诊三名患者,并与张伯礼院士共同研究配方。

结果三人喝了中药汤剂后,三天情况大为好转!到现在已经用药将近十天,其中两个肯定能完全康复,可以说是从死亡边缘拽回来了。

中医药不仅对急症、重症有良好作用,对于轻症效果同样很好。

中医2月14医院,截至24日共收治病人名,没有一例转为重症,有将近50多人已经准备出舱了。

白岩松非常惊讶:因为前几天在连线王辰院士的时候说,医院转成重症的比例是2%到5%。

01钟南山激素疗法出台内幕

钟南山领导的广州呼吸病研究所,年12月22日至年5月30日,治疗88例死亡10例。其中用纯西医抗生素、大剂量激素、抗病毒药物治疗的17例,死亡9例,死亡率53%。

年12月22日,钟南山所在的广医院,接收了来自广东河源症状异常的肺炎病人:持续高热、干咳,肺部经X光透视呈现“白肺”,使用各种抗生素毫不见效。

中央电视台《面对面》专访钟南山:直面“非典”。谈到第一个非典病人。

王志:当时是抢救了吗?

钟南山:我们知道肺平常就像橡皮球那样,有气吹进去就胀了,气一出来就缩瘪了,肺也是一样。但是他这个肺就像一个硬梆梆的一个塑料一样的东西,吹也吹不胀,缩也缩不扁,没有弹性,所以用一般的办法来进行通气很容易就产生气胸,肺就破了。(使用机械通气,造成病人气胸)

在我们会诊以后用了很多抗生素,还是不解决问题,所以我们考虑会不会是一个急性肺损伤,那么根据这个我们就的试用了一下大剂量皮质激素来进行静脉点滴治疗,当时觉得是中末期,胜算不大。但是就很意外地发现到了第二天第三天病人的情况明显的好转,这使得我们非常惊奇。(钟南山用了大剂量激素,第一个病人好转,确立了他大剂量激素治疗非典的方法)

钟南山:我知道他是有强烈的传染性,从学术的角度我更想知道他是怎么回事儿,你不做一些了解的话,你怎么能够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光是听人讲,另外一个我也有点相信自己,我想身体好的人,不会每个人得病的。

钟南山认为自己身体一向很好,不怕非典,因此疏于医护人员的防护。最后钟南山的呼吸所,一共26名医护人员被感染。

因为第一个病人用了大剂量激素忽然好转了,钟南山顿时有了信心:这个病不难治,呼吸机加大剂量激素就行了!

这和瑞德西韦用在美国一个病人身上,病情好转,有人就把瑞德西韦当做特效药,是同样的逻辑。

于是钟南山提出了治疗非典的五早:

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用皮质激素、早上呼吸机。

钟南山胸有成竹:“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这的确是一个建功立业的良机。

不过,治疗过程并不像钟南山期望的那么顺利。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论文《38例重症SARS患者临床救治回顾分析》记录了早期38例的治疗情况:从年12月至年4月治疗38例SARS患者,死亡8例。(38例中一部分已有中医介入)

治疗中使用了大剂量的激素“冲击”疗法:

38例全部使用激素治疗,平均用量毫克每天,而且持续了3-4周。8例达毫克每天,最高冲击治疗达毫克每天。

看看现在的诊疗建议激素用量,你就知道钟南山当时使用的激素有多大了:建议3-5天,1~2毫克每公斤体重每天,60公斤的人每天就是60~毫克。

钟南山给病人的最大激素用量毫克,却在采访中称最大是每天毫克。还说非典本身就可能会造成股骨头坏死。

参与救治北京第一例非典的解放军医院姜树椿教授也被感染。他说如果治疗中用了mg/d的激素,就可能造成股骨头坏死。

钟南山说广东一共才20-30个病人股骨头坏死,而光是他自己就至少给38个病人用了大量激素,死了8个。

8个死亡案例中6例死于多器官衰竭(MOF),2例死于感染性休克,全部对激素不敏感。

38个病人全部使用了抗生素,32人联合使用两种。24例使用抗病毒药奥司他韦治疗但无效。

看来,西医的确没有特效药。

于是,医院的中医科帮忙。

医院的中医科是很熟悉的。

早在30年前,钟南山在慢性支气管炎小组的时候,就向中医科学习过中医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在候恕指导下,小组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加上西医的理化分析、胸部X光、肺通气试验等数据,对慢支病人进行了对比治疗。

年,钟南山和侯恕合写的论文《慢性支气管炎例的中西医结合分型诊断和治疗》被评为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

论文结论为,慢支中医分型后用中药治疗,控制率从14.38%上升到32.14%;有效率从79.14%上升到94.29%。效果极其明显!

年,新医科升级成为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

就这样,中医帮助钟南山成长为小有名气的专家。

30年后,钟南山又请来了中医科帮忙,中医科派了5位中医入驻查房,承担起治疗重任。

《71例SARS患者中医药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记录了钟南山请中医科介入后采用的治疗方法。论文第一到第五作者是中医科的5位医生。

根据病变及病程,将SARS分为3期按中药辨证方、中药针剂、中成药配合西医治疗。

1.发热期治法为清肺解毒,凉血行气,透邪外达;方用抗炎I号方、鱼腥草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天龙茶袋泡剂(中医科制剂)。

2.喘憋期治法为清热平喘,透营败毒,宣通疫浊;方用抗炎II号方、参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莪术油注射液。

3.恢复期治法为清化余毒,益气养阴,调补肺脾;方用抗炎III号方、参麦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天龙喘咳灵胶囊(中医科制剂)。

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71例SARS患者,死亡1例,死亡率1.4%,平均退热5.7天,平均住院27.1天。

02北京非典初期阻止中医治疗

广东中医、西医密切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的成功经验一开始却未能在北京得到应用。

著名中医刘弼臣说得更加直接:

卫生部权威人士依然否认中医药的疗效: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年10期论文《例SARS死亡病例分析及原因探讨》对北京的纯西医治疗非典进行了检讨。

对份年6月20医院上报的死亡病例回顾分析:例SARS死亡病例中平均年龄56.4岁,大于60岁者85例,有基础疾病者例(79.5%)。年老体弱的死亡率高,和武汉肺炎的情况惊人相似。

治疗中,使用了钟南山大量激素、大量抗生素、各种抗病毒药物的方法。

激素用量80-毫克每天,使用10天以上。

相比之下,钟南山平均用量毫克每天,持续了3-4周,最高冲击治疗达毫克每天。

论文说:除了年龄和基础疾病,抗生素和激素的滥用所致继发感染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大量激素的治疗方法还造成了很多后遗症患者。

联名上书

在北京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中医泰斗们吕炳奎、邓铁涛等人看到中医治疗非典的成功经验迟迟未能在北京获得应用,心急如焚。

中医药专家林中鹏为新华社起草《内参大清样》,报告了中医在广东攻克“非典”的成功经验。

时任中医研究院科技合作中心抗非典协作组执行组长应光荣、中医泰斗原中医局局长吕炳奎、医院副院长冯理达上书国务院。

红印国秘是国务院秘书的意思,不涉密

年5月8日,温家宝总理批示,吴仪副总理当天下午即召开了会议落实部署。

应光荣教授给北京市委的信也由刘琪书记、市长王岐山副书记、强卫副书记分别批示。

这时候,钟南山也改口说中西医结合好,把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为非典治疗广东经验的第一条:

至此,中医得以进入北京抗击非典的战场,最终为北京非典的成功治理做出了巨大贡献。

国务院研究室原副司长陈永杰等人在给国务院的报告中指出:中医药介入后,北京非典的死亡率下降为之前的五分之一。

具体的数据我们已经在多篇文章中重复过了。

03战胜非典庆功,中医缺席

年6月19日上午,广东召开全省抗击非典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钟南山等名先进个人予以表彰。

钟南山成为唯一的抗非典特等功臣。

中医的贡献却不为人知。

后来,中国卫生部把治疗非典使用过的西医方法上报了世界卫生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认为:无法得出结论支持利巴韦林、皮质类激素、洛匹那韦、利托那韦、I型干扰素、免疫蛋白和血清疗法等对SARS患者的治疗益处,其中有些方法可能还有害。

钟院士承认治疗非典没有特效药,于是说非典是自限性的,90%的人好好休息自己可以康复。

不过,世界卫生组织却有不同的看法:肯定了中西医结合疗法。

再后来,钟南山院士公开表示“我不主张中西医结合”。

在叶依的《钟南山传》中,专门有一章《相信中医》,钟南山称自己是相信中医的,但是必须把中医的经验医学变成循证医学才行。可惜中医连一个双盲试验的证据都没有。

“必须要有数据和证据。中药如果有效,也就是吃它有效,不吃它没有效,证据在哪里?”

至今,钟院士依然在强调在实验室里验证中药抗病毒能力的重要性,仍然在寻找、开发特效药。

可见,人命关天,不能迷信权威。

foragoodlifestyle?Copyright蒋故事本人作品

尽情分享朋友圈拌面“切拉西”关于思考的思考沙龙仙境打卡小酒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eshuf.com/esyy/57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莪术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