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
研
杏橘中医考研
带你一起玩转中综
辅
助
晨背系列丨方剂
桂枝茯苓丸
桂枝茯苓桃丹芍,活血化瘀癥缓消。
君药:桂枝
功效:活血化瘀,缓消癥块
主治:瘀阻胞宫证。妇人素有癥块,妊娠漏下;胎动不安;经闭腹痛;产后恶露不尽而腹痛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
特点:寒温并用,消补并行,通因通用
失笑散
失效蒲黄五灵脂,祛瘀散结刺痛止。
功效:活血祛瘀,散结止痛
主治:瘀血停滞证。心腹刺痛,或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
七厘散
七厘血竭冰麝香,乳没红花儿茶砂,
筋断骨折跌打伤,无名肿毒烧烫伤。
君药:血竭
功效:活血散瘀,定痛止血
主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刀伤出血;无名肿毒;烧烫伤。
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四两芪,赤芍归芎桃红迪,
再佐地龙通络齐,气虚血瘀中风宜。
组成(根据功效记):
①补气→黄芪
②活血→桃红四物汤去熟地,白芍易为赤芍
③通络→地龙
君药:黄芪(四两)
功效: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
配伍意义:黄芪→补气行血
生化汤
生化当归酒炮姜,川芎桃草产后方,
恶露不行少腹痛,温经养血祛瘀良。
君药:当归
功效: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血虚寒凝,瘀血阻滞。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配伍意义:
当归→补血活血,化瘀生新,行滞止痛
炮姜→散寒温经止痛
黄酒→温通血脉,温经止痛
童便→益阴化瘀,引败血下行
特点:养血又活血,既化瘀又生新血,产后多用。
温经汤(《金匮要略》)
温经桂枝吴茱萸,归芎白芍胶丹皮,
麦冬夏姜参草齐,养血祛瘀散寒宜。
君药:吴茱萸、桂枝
功效: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崩漏、月经不调、痛经、宫冷不孕。舌暗红,脉细涩。
配伍意义:
吴茱萸→散寒行气止痛;
桂枝→温通血脉
丹皮→活血祛瘀、清透虚热
半夏→通降胃气而散结
麦冬→滋阴润燥,兼清虚热,合阿胶滋阴养血,合丹皮清虚热,制桂萸之温燥
特点:温清补消四法并用,治寒热瘀虚兼夹。
(本方为桂枝汤合吴茱萸汤合麦门冬汤去大枣、粳米,再合四物汤去熟地、加阿胶丹皮,而成。)
★《妇人大全良方》所载温经汤组成为当归、川芎、芍药、肉桂、莪术、牡丹皮、人参、牛膝、甘草,功效温经补虚,化瘀止痛。
与《金匮要略》温经汤相比,二方均含有当归、川芎、丹皮、人参、甘草,皆可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但《金匮》之温经汤配伍吴茱萸、生姜、阿胶、麦冬、白芍等,善于养血温经散寒;而《良方》之温经汤则配莪术、牛膝,更偏于活血祛瘀止痛。
复习中医考研丨晨背晚练之方剂期
中医考研丨晨背晚练之方剂期
真题晚练
1、-54下列各项中,适宜用桂枝茯苓丸治疗的是
A.脾失健运,聚湿成痰,流溢四肢,臂疼肢肿者
B.中阳不足,饮停心下,胸胁支满,心悸目眩者
C.瘀阻胞宫,胎动不安,漏血不止,腹痛拒按者
D.下焦虚寒,小便白浊,频数无度,凝如膏糊者
2、-49失笑散的功用是
A.活血祛瘀,散结止痛
B.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C.活血化瘀,缓消癥块
D.活血化瘀,疏肝通络
3、2-乳香与没药同用的方剂是(多选)
A.活络效灵丹
B.七厘散
C.仙方活命饮
D.犀黄丸
4、-48补阳还五汤的功用是
A.补气、活血、通络
B.补阳、益气、活血
C.温阳、化瘀、通经
D.温经、养血、通脉
5、-96生化汤的君药
A.当归
B.黄芪
C.川芎
D.熟地
6、-生化汤中具有活血作用的药物是(多选)
A.当归
B.炮姜
C.川芎
D.桃仁
7、-29《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中含有而《金匮要略》温经汤中不含有的药物是
A.阿胶、当归
B.丹皮、麦冬
C.莪术、牛膝
D.生姜、吴茱萸
8、2-53温经汤中配伍麦冬、阿胶的主要用意是
A.养阴补血兼以活血
B.养血止血兼以化瘀
C.养血安胎兼清虚热
D.养阴润燥兼清虚热
9、-温经汤中配伍吴茱英的主要用意是
A.温胃暖肝
B.疏肝下气
C.散寒止痛
D.温脾暖肾
10、-49温经汤的功用是
A.温经散寒,行气活血
B.活血化瘀,温经止痈
C.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D.温经散寒,益气通脉
答案解析
1、桂枝茯苓丸,主治瘀阻胞宫证。妇人素有癥块,妊娠漏下不止,或胎动不安,血色紫黑晦暗,腹痛拒按,或经闭腹痛,或产后恶露不尽而腹痛拒按者,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沉涩,故C对。A选项病证由茯苓丸主治;B选项病证由由苓桂术甘汤主治。D选项病证由萆薢分清饮主治。
2、失笑散,功用活血祛瘀、散结止痛,故A对。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是血府逐瘀汤的功用;活血化瘀,缓消癥块,是桂枝茯苓丸的功用;活血化瘀,疏肝通络,是复元活血汤的功用。故BCD均错。
3、活络效灵丹组成含当归、丹参、生乳香、生没药。七厘散组成含朱砂、麝香、冰片、乳香、没药、红花、血竭、儿茶。仙方活命饮组成含白芷、贝母、防风、赤芍药、当归尾、甘草节、皂角刺、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犀黄丸组成含犀黄、麝香、乳香、没药、黄米饭。均含有乳香、没药,故ABCD正确。
4、补阳还五汤功效:补气,活血,通络。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证。故A对。
5、生化汤,方中重用全当归补血活血,化瘀生新,为君药。故A对。
6、生化汤,方中当归补血活血,化瘀生新;川芎辛散温通,活血行气;桃仁活血祛瘀。故ACD对。炮干姜温经散寒止痛,故B不选。
7、《妇人大全良方》所载温经汤组成为当归、川芎、芍药、肉桂、莪术、牡丹皮、人参、牛膝、甘草,功效温经补虚,化瘀止痛。与《金匮要略》温经汤相比,二方均含有当归、川芎、丹皮、人参、甘草,皆可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但《金匮》之温经汤配伍吴茱萸、生姜、阿胶、麦冬、白芍等,善于养血温经散寒;而《良方》之温经汤则配莪术、牛膝,更偏于活血祛瘀止痛。故本题选C。
8、温经汤,方中阿胶甘平,养血止血,滋阴润燥;麦冬甘寒清润,滋阴润燥,合阿胶以滋阴养血,配丹皮以清虚热,并制桂萸之温燥。故本题选D。
9、温经汤,方中吴茱萸辛热,入肝肾而走冲任,散寒行气止痛。故C对。
10、温经汤,功效: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故C对。
·end·
—如果喜欢,快分享给你的研友吧—
我们一起玩转中医考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