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莪术 > 莪术主治 > 正文 > 正文

虎杖的功效与作用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16 14:13:47
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虎杖

虎杖,中药名。为蓼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茎和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趁鲜切短段或厚片,晒干。分布于西北、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等地。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的功效。用于湿热黄疸,淋浊,带下,风湿痹痛,痈肿疮毒,水火烫伤,经闭,症瘕,趺打损伤,肺热咳嗽。

虎杖图片

虎杖图片

虎杖图片

虎杖图片

虎杖简介

药材名:虎杖

拼音:HǔZhànɡ

别名:花斑竹、酸筒杆、酸汤梗、川筋龙、斑庄、斑杖根、大叶蛇总管、黄地榆

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茎和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趁鲜切短段或厚片,晒干。

性状:本品多为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厚片,长1~7cm,直径0。5~2。5cm。外皮棕褐色,有纵皱纹及须根痕,切面皮部较薄,木部宽广,棕黄色,射线放射状,皮部与木部较易分离。根茎髓中有隔或呈空洞状。质坚硬。气微,味微苦、涩。

化学成分:根和根茎含游离葸醌及蒽醌甙。主要为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以及蒽甙A、蒽甙B。根中还含3,4’,5-三羟基芪-3-β-D-葡萄糖甙。另含鞣质和几种多糖。

茎含鞣质3.3%、异槲皮甙、大黄素等。细枝含鞣质13.4%。

性味:味微苦,性微寒。

归经:归肝、胆、肺经。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禁忌:孕妇慎用。

虎杖的功效

祛风,利湿,破瘀,通经。治风湿筋骨疼痛,湿热黄疸,淋浊带下,妇女经闭,产后恶露不下,症瘕积聚,痔漏下血。跌扑损伤,烫伤,恶疮癣疾。

虎杖的作用

①抗菌作用

体外实验,虎杖煎液(2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甲型或乙型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琼脂平板挖孔法)。高浓度(根)对钩端螺旋体也有杀灭作用。

②抗病毒作用

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虎杖水煎液(1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株病毒、孤儿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同法测定,2%煎液对腺病毒3型,脊髓灰白质炎Ⅱ型,肠道病毒柯萨奇A、B组,爱可组,乙型脑炎京卫研1号,单纯疱疹一株等七种有代表性的病毒株,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效滴度分别为1:,1:,1:,1:,1:,>1:,1:

③其他作用

兔静脉注射从虎杖中提得的草酸,可引起低血糖休克。

虎杖的用法

内服:9~15g。--《中国药典》

外用:适量,制成煎液或油膏涂敷。--《中国药典》

内服:煎汤,0.3~1两;浸酒或入丸、散。--《中药大辞典》

外用:研末、烧灰撒,熬膏涂或煎水浸渍。--《中药大辞典》

内服:煎汤,10-15g;或浸酒;或入丸、散。--《中华本草》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浓汁湿敷;或熬膏涂擦。--《中华本草》

虎杖附方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①治毒攻手足肿,疼痛欲断

虎杖根,锉,煮,适寒温以渍足。(《补缺肘后方》)

②治筋骨痰火,手足麻木,战摇,痿软

斑庄根一两,川牛膝五钱,川茄皮五钱,防风五钱,桂枝五钱,木瓜三钱。烧酒三斤泡服。(《滇南本草》)

③治胆囊结石

虎杖一两,煎服;如兼黄疸可配合连钱草等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④治五淋

苦杖不计多少,为末.每服二钱,用饭饮下,不拘时候。(《姚僧坦集验方》)

⑤治月经闭不通,结瘕,腹大如瓮,短气欲死

虎杖根百斤(去头去土,曝干,切),土瓜根、牛膝各取汁二斗。上三味细切,以水一斛,浸虎杖根一宿,明日煎取二斗,内土瓜、牛膝汁,搅令调匀,煎令如饧。每以酒服一合,日再夜一。宿血当下,若病去,止服。(《千金方》)

⑥治妇人月水不利,腹胁妨闷,背膊烦疼

虎杖三两,凌霄花一两,没药一两。上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一钱。(《圣惠方》)

点击图标查看

疾病查询免费直播临床视频医学宝库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识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eshuf.com/eszz/102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莪术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