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徐书第二届学术大会,我深感荣幸,收获颇丰。在这次大会上,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感悟:
首先,登台的各位老师都是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他们的讲座充满了真知灼见。
其次,徐老师的学术水平高超,作为其弟子,我们深感自豪。徐书之书,确实蕴含了宝贵的学术精髓。
再者,大会上所讲的内容在不同层次上都与书中的知识相契合,这让我更加坚信,只有深入学习徐书,才能领悟到其中的真谛。
此外,我也为徐老师感到高兴,他收到了众多优秀弟子的青睐。同时,我也期待自己能有机会遇到更多名师,进一步拓宽学术视野。
最后,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在这次大会上,我的许多想法得到了印证,这与老师们的讲解高度一致,这让我对自己的学术道路更加坚定。首位登台的是朱老师,他深入探讨了糖尿病足的诊治。听完他的课,我深感启发,特别是他在处理量效关系上的见解,让我更加坚信了精确用药的重要性。例如,黄连降糖需达到30g以上,葛根汤中的葛根用量我一般控制在75g,甚至更多,以充分发挥其肌松作用。
糖尿病足,这一病症的基本病机在于气阴两伤与毒瘀交结。朱老师精选了四妙勇安汤并加入黄芪,以重用黄芪来托毒外出,同时根据血糖情况合用葛根芩连汤加苦瓜,辅以活络效灵丹化瘀,严重者则用水蛭。在解毒方面,他选用五味消毒饮加升麻,既可解毒又可托毒。
此外,朱老师还分享了他在治疗糖尿病足时的其他经验,如重用白术生肌,以及他精心配制的方剂。这些宝贵的经验,无疑为我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思路和灵感。
接下来的几位老师也分别就各自的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让我在这次学术大会上收获颇丰。第二位登台的是袁守槐大师,他深入探讨了葛根汤在黑棘皮病治疗中的应用。袁老师指出,黑棘皮病色素沉着的主要原因是汗出不透,因此采用葛根汤配合蝉蜕和白癣皮,以皮治皮,达到治疗目的。针对不同症状,如湿气偏重者,加入苍术和薏苡仁;血热者,则加入生地、丹皮和赤芍。对于咳喘症状,选用杏仁、枇杷叶和桑白皮;久病入络者,则加入姜僵蚕和地龙。此外,袁老师还分享了葛根汤在减肥方面的应用,进一步印证了其减肥效果。同时,他也介绍了温经汤在崩漏治疗中的功效,并强调了任脉虚、太冲脉衰和天癸竭等病机。温经汤通过补血、补肾阳等作用,可以有效治疗因气血不足、虚寒状态引起的妇科问题。
在听完袁老师的分享后,我深感启发。葛根汤的滋阴养血润燥特性,使其在皮肤角化病、皲裂性湿疹等皮肤病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同时,温经汤在妇科问题上的应用也为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接下来登台的是第三位老师,他的分享同样令人期待。第三位老师深入探讨了脉法,这让我深感脉法的博大精深。在大课上,要深入探讨脉法确实不易,除非专门开设脉学课程。因为脉法中的许多感觉和细微差别,往往难以用语言准确描述,这不仅对讲解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也增加了听众理解的难度。
下午的课程同样精彩纷呈。首先是刘兰英主任的肾病专题讲座,她指出肾病的基本病机在于脾肾亏虚、湿浊毒瘀互结,这与徐师书中的描述高度一致。这也让我更加期待能深入探讨徐老师的著作,从中汲取更多的学术智慧。同时,她也介绍了诸如崩大碗、六月雪、蝉花、全刚刺等肾病专药,这些药物都具备抗纤维化的功效,对于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我对某些药物的疗效和用法还存在疑问,但这也激发了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接着是肾病专题的研讨,大家就肾病的治疗与预防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刘兰英主任分享了她在临床上的经验,强调了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的重要性。同时,她也指出预防肾病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这些观点引发了在场同学的深思,大家纷纷表示将把这些建议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去。
在研讨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肾病治疗的复杂性与挑战性。虽然现代医学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仍然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这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从医的决心,希望未来能为肾病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与帮助。胡楠老师深入探讨了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思路,并分享了两套方案。
方案一:通过白头翁、黄芩、连翘和白蔹来清肝火并解毒;当归、丹参、乳香和没药则用于活血;海藻和昆布则有助于化痰软坚;桂枝则用于温通经脉。此外,徐长卿的具体功效可能未在讲座中明确提及。该方案的巧妙之处在于,它选择了收敛性的白头翁来解郁疏肝,而非传统的升散性柴胡。
方案二:在消瘰丸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加入海藻、昆布、海浮石以强化化痰效果;合欢皮、三棱、莪术用于化瘀;夏枯草和豨莶草则擅长解毒;青皮负责理气;而天龙、水蛭、土虫则用于虫蚁搜剔。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扶正固本,以和法缓治为原则。此外,该方案中还包含了青风藤,其作用可能是调节免疫。建议大家认真听讲并记录,以免遗漏重要内容。
最后,张院长讲解了肺癌的治疗方法,强调了三辨六法的大法,并分享了一个经验方:包含金荞麦、半夏、葶苈子、土茯苓、百部、百合和五味子。经过一整天的学习,大家收获颇丰,对明天的学习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