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全社会都在焦虑的健康问题
甲状腺是一个形状像蝴蝶一样的器官,长在我们颈部正前方靠下的位置。甲状腺结节就是那些长在甲状腺上的小疙瘩、小团块。
至于为什么会长甲状腺结节,有太多的影响因素。比如说甲状腺炎症、情绪波动大、自身免疫紊乱、碘摄入量有问题等。
据文献报道,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大约为20%~70%。因为,现在检查技术越来越好了。以前检查甲状腺靠手摸,发现的都是大结节,现在超声检查普及,小结节也难逃被发现了的命运。02甲状腺结节有什么危害
1结节易导致失眠多梦心神不安,使人效率低下,同时还会造成眼突,眼皮闭不紧或眼睛病变。2一些人在得了甲状腺结节后,因为没有进行有效的治疗,导致吞咽呼吸困难、生气暴躁,极大的危害社交关系,更有甚者会导致肌软弱乃至肌无力和肌萎缩。3容易引发一系列重大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病等。最可怕的是,后期结节恶化后,就会变成我们常说的癌症,将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据统计,在甲状腺结节患者中,会有高达5%-10%的恶性为癌的概率。
03甲状腺结节到底要怎么处理
其实甲状腺结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未及时发现和及时治疗。
大多数人发现甲状腺结节,第一反应肯定是除掉。但手术切除结节并不是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治疗方式,除非以下2种情况:
——明确恶性,或者高度怀疑为恶性。
——结节长得太大了,直径超过4cm,甚至影响到了其他器官组织,出现呼吸、吞咽困难的情况。
其次做一场手术花销昂贵,还要承受住院检查开刀的痛苦以及后期疗养的高昂费用等问题。
最痛苦的是,很有可能留下疤痕,严重影响形象。
现在很多患者都对甲状腺结节有极端的认识。很多不懂的患者拿到检查报告的时候,因为看不懂超声图片,一般就直接去瞄文字结论。先看有没有“癌”、“恶性”这些字,没有就先缓口气,从而掉以轻心。有的患者就觉得甲状腺结节像个不定时炸弹,医院复查,也不知道未来哪天它就变大变坏,继而要做手术,一想到这些就无比闹心。
那只能放任甲状腺结节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吗?
有没有办法在结节还未恶化之前就把甲状腺结节消掉呢?
一、中医中药治疗瘿瘤的历史源远流长
早在战国时期已有关于瘿的记载,如《吕氏春秋·尽数篇》“轻水所,多秃与瘿人”。
说明当时已观察到瘿的发病与地理环境有关。
《神农本草经》是秦汉以前数百年用药经验的朴素总结,其中也有海藻“主瘿瘤气”的记载。
晋代葛洪的《肘后方》首先谈及海藻及昆布治疗瘿病。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分别论述过瘿瘤等病的针灸取穴治疗,书中记载了许多特效方药,如海藻、昆布、羊靥治疗瘿瘤。
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瘿瘤论》里提出瘿病主要病理是气、痰、瘀雍结而成:“夫人生瘿瘤之症,非阴阳正气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
明清时期在治法组方创制了许多治瘿的方剂。
二、甲状腺结节的的病因和症状不同,治疗的方法也有很多不同
根据瘿瘤的病因及局部表现,古代医家有不同的分类。
《千金要方·瘿瘤》提出石瘿、气瘿、劳瘿、土瘿、忧瘿等五瘿的分类名称。
《圣济总录·瘿瘤门》称:“石瘿、泥瘿、劳瘿、忧瘿、气瘿是为五瘿。”
《三因方·瘿瘤证治》主要根据瘿病局部症状不同,提出了另外一种分类法:“坚硬不可移者名曰石瘿;皮色不变,即名肉瘿;筋脉结节,名筋瘿;赤脉交络者,名血瘿;随忧愁消失者名气瘿。”
现在为了便于辨证治疗,结合现代应用中药防治瘿瘤的研究成果,对瘿瘤应主要区分下列情况。
1.气瘿:气瘿是指颈部漫肿,肿块柔软无痛,可随喜怒而消长的瘿病,相当于单纯性甲状腺肿及部分地方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肉瘿:肉瘿是指颈部肿块局限而柔韧者,相当于结节性甲状腺肿。
3.石瘿:石瘿是指颈部结节或肿块,坚硬如石,不可移动者。相当于甲状腺癌、桥本甲状腺炎、慢性纤维化甲状腺炎。
三、治疗方法:中医外治+中药内调
1.中医推拿+中药外敷,以散结疏通
从中医脏腑经络来讲,人体内外是一个有机整体,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外有肌肤俞穴,内有五脏六腑,均靠经络相互联结。
外敷中药可针对穴位给药,根据人体经脉、穴位,分解症状,药物匀速释放,快速包围增生组织,切断结节内的肿瘤组织养分,防止结节继续生长增大。
通过一段时间调理,能够使脖子处结节内部肿块逐渐消散,药物全方位穿透结节,使结节的紧密度松散,逐渐分解至消失。
通过药物持续刺激,令药渗透体表,到达内里,在散结消肿的同时,使药物运行全身,从源头根本养身治疾,标本兼治。
2.中药内调,以调和气血
甲状腺结节这个疾病跟情绪饮食等多因素有关系,从中医的角度看,甲状腺结节主要是跟肝气郁结,影响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痰湿阻滞,气滞血瘀,而结于咽喉之处,导致甲状腺结节的发生。
因此,肝气乘脾痰湿气郁,这是导致甲状腺结节发病的最主要的因素,肝气影响脾胃,导致痰浊内生,痰气凝结也容易导致其他部位结节增生肿瘤等疾病。“百病生于气”,通过情绪调节,或利用疏肝解郁理气散结的方法,这是调理甲状腺结节的很重要的一个思路,用柴胡、桂枝、香附、郁金等药物,调节肝气,或配合当归、白芍等调和气血,另外用白芥子、牡蛎、夏枯草、浙贝母等药物软坚散结,痰湿比较明显的配合化痰祛湿的药物,比如半夏、陈皮、茯苓,淤血配合桃仁、红花、莪术等。
总体而言,情绪的调节,愉快的心情都有益于身心健康,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甲状腺结节是一个慢性病,也不可能一朝一夕能够消除,需要持之以恒,配合中药缓缓消之。
3.日常可用栀子清肝散,调理甲状腺结节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方子,叫栀子清肝散。这个方子,是明代一部医书《保婴撮要》里面的,此书的作者是薛铠,他出身医药世家,家学渊源,精于医书,熟谙医理,尤擅长儿科,医院医士,后赠院使(医院的院长)。
在古书里面,栀子清肝散的方子是这样的:柴胡七分,栀子(炒)七分,牡丹皮七分,茯苓七分,川芎七分,芍药(炒)七分,当归七分,牛蒡子(炒)七分,甘草二分。此方用来治疗:小儿三焦及足少阳经风热,耳内生疮作痒,或出水疼痛,或发热。这个方子,可以改编成了一个泡脚方,在原方的基础上,增加了郁金、远志两味药,份量都改成了六克,变成了:
柴胡六克、炒栀子六克、丹皮六克、香附六克、当归六克、川芎六克、白芍九克、茯苓二十克,郁金六克,远志六克。如果肝火较大,可以加上牛蒡子六克、夏枯草六克。
熬水,药汁兑入温水泡脚,每天最好能泡两次,每次泡二十分钟左右,水淹过脚踝即可。这个方子里,柴胡是疏肝的;炒栀子能泻心火,清三焦之火;丹皮是疏肝气的,泻肝火的力量很强;香附是理气的;当归是养血的;白芍是柔肝敛阴的;郁金、远志有理气安神的功效。
此方很简单,就是养血疏肝,理气通络的方子。用这个方子泡脚,通过皮肤吸收,是药物进入经络。当然,如果病情严重,稍微喝点也行,但是如果要喝的话,需要请当地医生帮助判断,根据体质进行加减才可以。
这世界没有必效的方子,但是对症了,一定会有效果。
一般此病西医建议手术,如果此病发展很快,已经有恶变危险的,我们也不反对手术。
但是对于发展比较平稳的,采用中医的方法一定是最佳的选择。
延伸阅读:甲状腺手术的可能危害
1、出血感染
在手术过程中,如果止血不充分很容易引起出血,如果不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止血问题,一旦受到病菌的侵入,很容易发生感染,进而导致病情的逐步恶化,后果不堪设想。二、导致甲减并发症
有的患者在手术后,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
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两种可能性。
一是甲状腺组织切除过多,导致不能分泌足够的甲状腺激素;
二是伴有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破坏了甲状腺组织的抗体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三、良性结节手术易复发
良性甲状腺结节手术后很容易复发,这是因为如果手术切除范围不够彻底,则极有可能残留增生的甲状腺组织和微小结节,而术后甲状腺素制剂的抑制治疗对残留的病变组织影响有限,所以术后复发率较高。
四、术后说话吃力
甲状腺结节手术后说话会比较吃力,这主要是因为甲状腺结节手术时为了避免损伤喉返神经,往往对它进行解剖,这样可能会引起喉返神经的水肿或影响它的血供,以至于会出现说话比较吃力的现象。
五、术后手脚发麻
甲状腺结节术后会出现手脚发麻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甲状腺结节手术中必须切断某些血管,造成甲状旁腺血供受影响所致。
六、吞咽受影响
甲状腺手术后吞咽会有牵拉感甚至咳嗽,这与甲状腺结节术后正常的疤痕收缩反应有关。因为,虽然甲状腺结节术后颈部仅有一条线样的疤痕,但实际的手术创面要比这一疤痕大得多。这一创面与颈部的切口一样需要经过正常的疤痕反应才能复原。疤痕反应过程会收缩,牵拉创面附近的气管,造成吞咽时的牵拉感,甚至会刺激气管引发咳嗽。
手术切除甲状腺结节的后遗症还是比较多的,患者在选择手术时要根据自身情况慎重选择,能不手术就不要手术。
很多良性的结节完全可以通过中医等保守的方法有效治疗,就没有必要手术。
非要手术时要科学认识手术的风险,做好心理准备,同时,要做好术后康复,中医康复治疗、理疗技术非常成熟,一定可以选择到适合自己的技术和方法。